你不干,有的是印度人干
重要通知
一个好消息,我们在知识星球开辟了第二战场【非凡油条】,有很多在公众号不方便说的东西、一些相对私密的个人见解(涉及经济、投资等)、一些财经方面的重要资料,我们都会发在知识星球的非凡油条专栏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此外,对于重大时间节点的提醒,以及投资上的必要分析,我们也会在知识星球【非凡油条】里面展开讨论。
具体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详细的介绍在文末二维码,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在“印太战略”和疫情扰动下,印度的电子产业出现崛起的趋势。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的经济增速优于世界Top4经济体,印度市场是世界经济中不可多得的“蛋糕”。在莫迪政府的扶持下,国内产业链不断完善,且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华的敌视意味浓。目前中印关系复杂但可控,宜对印化敌为友。
印度电子产业崛起,内外需不断加强
2023年3月初,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刘扬伟与印度总理莫迪的握手照片。
刘扬伟是著名企业富士康的董事长,这被外界解读为富士康新增印度投资的信号。
尽管这一消息被富士康内部人士否认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最近几年印度的电子产业正在处于崛起的阶段。
受到中美摩擦和疫情的影响,以苹果为代表的全球电子企业正在将部分产能从中国迁出。
在苹果的强烈推动下,果链企业被迫将产能迁往印度和越南。
其中越南工厂数量由2018年的14家增至23家,印度工厂数量由2018年的7家增至9家。
从数量上看,似乎印度并不占重要地位,然而印度承担了更为核心的产品线。
目前越南主要生产AirPods和少量iPad,而印度2017年生产iPhoneSE,2020生产iPhone13。
从趋势上看,印度2020年生产的iPhone仅占全球产量的1.3%,到2021年上升到3.1%。
2022年9月26日,苹果宣布开始在印度生产刚发布不久的iPhone14,这也是苹果首次在新款iPhone手机发布的第一年就在印度生产。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苹果的iPhone、AirPods、Mac以及iPad在中国的产量占比分别为96%、95%、98%以及98%,印度的这一数据为4%、0%、1%和0%,但预计2023年印度制造在上述苹果产品中的份额则变更为7%、2%、3%以及3%。
苹果对印度的青睐可见一斑,这与印度广阔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关系。
人口方面,印度仅次于中国,且即将超过中国。
根据联合国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2022年中国人口为14.26亿,印度人口为14.12亿,且预计2023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至2050年,印度人口预计为16.68亿,中国人口预计为13.17亿。
经济方面,印度增速较快,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2022年,印度GDP约为3.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7%,超过英国位居全球第五。而全球经济的Top4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GDP增速分别为2.1%、3%、1.1%、1.8%。与前四大经济体相比,印度表现出蓬勃的增长潜力。
与越南相比,印度是更大的威胁。越南人口不足1亿,相比之下,印度拥有更长的人口红利窗口期和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简单来说,印度有更多人,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以苹果生产为例,印度目前的产量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本土需求,小部分用于出口。2021年底iPhone在印度市场销售量达477万部。
但印度不满足于只在本土消化产能,2019年印度曾提出《电子产品国家政策》,预计到2025年印度将生产10亿部手机,其中6亿部用于出口。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业链,有明显的向印度迁移的趋势,为印度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截至2021年,中国在全球的手机产量仍然占比超过60%,但对比五年前数据,中国的手机产量已下降6.9%,而印度的手机生产量恰好上升了6.8%,印度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莫迪政府野心勃勃,与美国里应外合
印度得以迅速发展电子产业,更关键的是莫迪政府的各项操作。
莫迪于2014年上台,当年就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喊出震天响的口号,要将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
莫迪政府以印度广阔的市场为吸引点,出台扶持方案,吸引外资入印建厂,同时提高整机进口关税,企图用高关税将外地生产的手机拒之门外,从而在国内打造消费电子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培育本土完整的产业链。
在莫迪力推“印度制造”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印度制造的手机在全球占到的比例已经达到11%,并且超过了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国。
自2016年起,印度政府连续五年,针对不同手机零部件上调关税,最高税率达20%,成功迫使相关企业向印度转移产能。
2020年,印度抓住疫情下供应链迁移的需求,提出“自力更生”计划,疫情后推出21万亿卢比(相当于印度GDP的1/5),用以刺激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并借此机会持续推进自2014年上台以来便展开的土地、劳动法、税收、外资管理改革,改善国内的营商环境。
与越南拥抱国际市场的开放态度相比,印度的态度更加强势,甚至为了保持高关税而拒绝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RCEP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且由东盟十国发起,印度加入RCEP将极大的促进外贸的发展。
然而,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制造业较为薄弱。近10年以来,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却仅有15%左右,远低于中国30%的水平。而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长期领先,主要原因是印度发达的软件外包产业。
制造业发展薄弱导致印度严重依赖进口,贸易长期逆差。国内的制造业、农业等主要依赖政府补贴,一旦加入RCEP,关税降低或取消,其制造业、农业、乳制品等薄弱产业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企业会关闭,工人会失业。
拒绝加入RCEP仍不减印度市场的吸引力,可以说印度市场是全球经济中少有的“蛋糕”。
此外,在中美贸易摩擦下,美国也试图拉拢印度来对抗中国。
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印度既有与中国抗衡的实力,也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是美国对抗中国的又一关键盟友。
2018年,美国提出“印太战略”,以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核心,整合中国周边的战略力量,弱化中国的地域影响力,从而维护美国霸权。
印度既乐于吃尽中美摩擦的红利,也乐于在经济上抵制中国发展。
印度货物贸易逆差常年在千亿美元以上,超过30%的逆差来源于中国。为减少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印度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的态度。
印度对高度依赖中国的进口产品收取高关税,禁用TikTok、微信等具有中国背景的百余款手机应用,与日本、澳大利亚发起《供应链弹性倡议》,试图绕过中国建立新的供应链。
可以说,在钳制中国发展这件事情上,印度与美国属于一丘之貉。
印度优劣势较明显,对华敌视意味浓
印度发展电子产业拥有较强的优势,且明显优于越南。
劳动力的红利期、广阔的消费市场、趋于完善的电子产业链、发达的软件信息产业、与欧美接轨的语言能力,都让印度具备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资质,也更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挑战者。
甚至在芯片发展方面,印度也不遑多让。
政策方面,印度于2022年9月出台半导体激励计划,预计将争取至少250亿美元的总投资,旨在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参与者。
市场方面,印度半导体市场在2021年已达272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640亿美元。
人才方面,印度有约5.5万名半导体设计工程师,占全球20%,具备芯片设计的人才优势。
然而,印度的发展劣势也较为突出,与中国有很大差距。
首先,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交通运输上,印度陆运物流成本比中国贵20%到30%;工业水电上,印度电力价格与中国相近,但经常停电,而印度用水价格是中国的3倍。
半导体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丰富的水资源。在2012年,印度某地曾拒绝一家芯片制造商的办厂申请,原因是办厂将直接导致当地原本脆弱的电力供应出现巨大的空缺。
其次,印度严重的宗教问题和教育问题导致劳动参与率较低。
尽管印度拥有年轻的人口结构,但劳动参与率远不及中国,其中印度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中国人口拥有高质量的特性,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此外,印度的供应链有待完善。
根据印度工商部2019年的统计数据,印度70%的电子元件、45%的耐用消费品、40%的皮革制品,都无法摆脱来自中国的进口。
即使是印度引以为傲、位居世界第三的医药产业,也有三分之二的原料药从中国进口。
令印度的营商环境更加糟糕的是制度上的问题,这让外资企业感受到极大的不稳定。
具体可以分为,引进外资前的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引进外资后的行政腐败问题。
尽管印度推出了多项支持电子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上却存在投资补贴难落实、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
IBM曾计划在印度建造晶圆厂,但因印度政府无法提供明确的时间安排而宣告放弃。AMD曾计划在印度设立芯片厂,却因土地纠纷最终不了了之。
在合规审计方面,印度对中国企业多加为难,让企业经营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可能有印度对华敌视的因素存在。
据报道,2021年12月,印度税务部门突袭OPPO印度办公室,连续三四天,OPPO印度的员工被要求待在办公室协助查账,他们的通讯工具被监控。
2022年4月,印度有关部门对小米进行调查,以涉嫌非法回款为由,冻结小米印度555.1亿卢比资金,后因小米起诉而暂缓冻结。
为了规避风险,大批印度本土的认证会计师拒绝为中国公司的审计及工商变更和年审等重要事项签字,部分印度董事也集体从中资企业离职。
中印关系竞大于合,宜对印化敌为友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印度不仅想取代中国的低端生产环节,还想在中高端环节占有一席之地,以电子产业链带动本国经济的产业生态发展。
尽管如此,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脱钩”。
根据中国海关署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59.84亿美元,再创新高。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额达到1185.0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
这主要来源于印度发展电子产业后的中间产品红利。
虽然印度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电子产业链,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印度短期内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和出口。
此外,从目前全球制造的效率来看,中国仍然是苹果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且在未来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印度对中国的替代尚未形成规模,且未必能实现。
目前中印仍处于密切的贸易往来阶段,但印度对华的抵制态度仍在加剧。
随着印度人民党的执政地位逐渐牢固,印度教的民族主义在印度国内得到进一步强化。
印度的人民党成立于1980年,支持者以城市的工商业者为主,主张实行民族主义。
该党派于2014年开始大力招募新党员,宣称“只要拨打一通电话,就可以直接入党”。
2015年4月20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其微博称,党员已经破亿成为世界最大政党。
这种激进扩张党派的行为,很容易将有极端情绪的人纳入其中,加剧中印关系的紧张局面。
此外,2022年5月美国还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企图以“贸易承诺”提升供应链韧性,在贸易方面进一步打压中国。
然而,IPEF成员国与CPTPP、RCEP的成员国高度重叠,很多与中国有贸易往来。
而且,IPEF属于松散型合作组织,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更像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多边合作框架。
目前,东盟国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贸易额达8782亿美元,几乎是美国与东盟贸易额的两倍。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东盟国家对IPEF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做法将持谨慎态度,不会一味地与美国同向而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极为重要,影响着东南亚的发展局势。
在战略上,仍然需要坚持化敌为友,缓和竞争局面。
印度虽然想从中美摩擦中获益,但也不会甘心当美国的枪使。
在关键的国际事件上,印度仍然有自己的立场,比如在对待俄乌战争的态度上,表现出鲜明的独立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印度也会反对美国的霸权行径。
目前中印关系复杂但可控,为推动中印关系向好发展,中国需与印度加强经贸上的友好往来,争取化敌为友。
在知识星球【非凡油条】里,你可以获得的:
1
重大财经新闻的分析,主要针对它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对A股大盘形势的影响。
2
免费提问,随时可以向我提出财经或是生活上的问题,在不涉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尽量解答。
一些公众号上不方便谈的话题,都会在知识星球里发布。
3
财经方面的资料分享,比如行业研报,相关论文,都会发在里面。
“非凡油条”目前年费为100元,非常优惠,以后会逐渐提价。这个价钱很值,能让你避免几十倍、几百倍的损失。
想要加入知识星球和我们一起玩的读者朋友们,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后,登录并点击“立即加入:100星钻”即可付费加入,这里支付的“100星钻”其实就是支付100元。加入后,下载知识星球App更方便和我们互动,所以最好下载知识星球App。
我们在知识星球等你。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新增印度投资?富士康内部人士是这样回应的
https://www.yicai.com/news/101696367.html
RCEP|印度不加入的原因及影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611184
欧定余,侯思瑶.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本质、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OL].东北亚论坛:1-13[2023-03-09].
李云霞,于欢.美国“印太战略”对中印关系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6(02):62-72.
陀才进,王维然.“印太经济框架”对亚太各国的经济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23,40(02):61-68.
胡仕胜,王珏.印度莫迪政府“对华产业替代”政策[J].现代国际关系,2022(11):42-50+60.
于佳.美国大力加持印度产业链,印度是否可以替代中国[J].经济导刊,2022(11):48-52.
宁胜男.苹果手机,印度制造?[J].世界知识,2022(21):68-69.
陈九霖.左右逢源的印度[J].中国经济周刊,2022(13):106-109.
郭兴.印度电子制造业大跃进[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2(07):47-48.
钱丽娜,胡嘉琦,石丹.供应链转移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什么?[J].商学院,2022(07):97-102.
曹广伟,张振.印度退出RCEP的行业性根源及其回归的可能性分析[J].商业经济,2022(01):104-108+112.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